韩休是个什么样的人
唐玄宗任用韩休当做皇帝近侍、同平章事
韩休为人严峻刚直,不求取名誉权势
等到担任宰相后,所做所为很得当时民心
起初,萧嵩认为韩休性情淡泊,容易控制,所以就把他引荐给唐玄宗
共事的时候,韩休持守正道不阿谀奉承,萧嵩就逐渐厌恶起他来
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苑中打猎游玩,偶尔玩得过度,就对左右的人说:“韩休知道不知道?”话刚说完,劝谏的文书就递上来了
唐玄宗常常对着镜子默不作声,左右的人说:“韩休担任宰相以后,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,为什么不罢免他?”唐玄宗叹息说:“我的容貌虽然清瘦,天下一定丰饶了许多
萧嵩禀报事情常常顺从旨意,他退下以后,我无法安睡
韩休经常据理力争,辞别以后,我睡得很安稳
我任用韩休是为了国家,不是为我自己啊
”
除了魏征,在唐朝,还有一个直言劝谏的宰相,他是谁?为何少有人知?
说起大唐的宰相,那可是非常多,魏征就是其中名相之一。魏征本是太子李建成的人,在玄武门之变后,开始为李世民效力。在任期间,魏征直言不讳,前后上谏两百多事,李世民全然接纳,辅佐李世民共创了“贞观之治”。
不过在唐朝,像魏征这样敢于直言不讳的宰相,并不止他一个。他就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韩休,他和魏征一样敢于直言,不过结局并不好。
韩休出生于官宦之家,他的父亲和叔叔都是做官的。年轻时期的韩休精通词学,后考中制举,也做了官。当时李隆基还是太子,他因为美名远播,被举为贤良,并到东宫任职,与李隆基有了交集。
因此,此后十余年,韩休深受李隆基尊重,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升迁。
733年,侍中裴光庭去世,位置产生了空缺,于是李隆基让宰相萧嵩推荐人选。本来他是想举荐自己人王丘的,不过最终还是把这个机会给了韩休。在他看来,韩休生性柔和,没有根基,容易控制。毕竟是他举荐的,会和他成为很好的战友。
没有想到他看走了眼,韩休并不是这样的人,他刚直不阿,也处处像魏征看齐。看到皇帝做得不对,说在嘴上,写到奏折上,从不遮遮掩掩。
这下把唐玄宗搞得非常郁闷,本来是想找一个辅佐自己的人,分担自己的精力。可没有想到,这家伙天天盯着自己,玩都玩不了了。就连李隆基身边的侍从也看到了,自从韩休做了宰相,他都没有高兴过。不过李隆基倒是说得冠冕堂皇,说这是为了朝廷社稷。
但明眼人都知道,李隆基和李世民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,差距也有点大。尤其是李隆基晚年,逐渐开始享乐了,早已把社稷抛到了脑后,所以这种话从他嘴里说出来,实在是可笑。
而对于这个推荐了自己的萧嵩,他也是如此,觉得不对也会说他,两人为此时常吵得面红耳赤,甚至在唐玄宗面前,韩休也不给他面子,老是搞得这位狼狈不堪的。
这让唐玄宗十分不高兴,便将二人一同废了宰相之位,萧嵩改任尚书左丞相,韩休改任兵部侍郎。因此,韩休在宰相之位上并没有多久,不过他的确是一个敢于直言劝谏的宰相。
韩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概括他与范仲淹共同的品质?
韩休是唐朝的宰相,以直言敢谏而出名,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,范仲淹也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
唐玄宗与“社稷之臣”韩休
柳哲
唐代名相韩休与夫人柳氏合葬墓,有幸在陕西西安被发现,墓内许多珍贵文物重见天日,墓内多幅壁画,画艺高超,精美绝伦,价值连城,对于唐代绘画与中国绘画史,提供了最为宝贵的实物研究资料,价值不可估量。
大唐名相韩休,居相时间短,虽然不到一年时间,但他刚正不阿,廉洁奉公的故事,却流传于世。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中,有《韩休为相》一节,进行专门介绍,足见对其推重。全文如下:
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,同平章事。休为人峭直,不干荣利,及为相,甚允时望。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,小有过差,辄谓左右曰:“韩休知否?”言终,谏疏已至。上尝临镜,默默不乐,左右曰:“韩休为相,陛下殊瘦,何不逐之?”上叹曰:“吾貌虽瘦,天下必肥。萧嵩奏事常顺旨,既退,吾寝不安;韩休常力争,既退,吾寝乃安。吾用韩休,为社稷耳,非为身也。
这段话,翻译成白话文,大体是这样的:
唐玄宗任用韩休当做门下侍郎、同平章事。韩休为人严峻刚直,不涉及名誉权势。等到担任宰相后,所做所为很得民心。起初,萧嵩认为韩休性情淡泊,容易控制,所以就把他引荐给唐玄宗。共事的时候,韩休持守正道不阿谀奉承,萧嵩就逐渐厌恶起他来。宋璟感叹说:“没想到韩休还如此有能耐!”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苑中打猎游玩,偶尔玩得过度,就对左右的人说:“韩休知道不知道?”话刚说完,劝谏的文书就递上来了。唐玄宗常常对着镜子默不作声,左右的人说:“韩休担任宰相以后,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,为什么不罢免他。”唐玄宗叹息说:“我的容貌虽然清瘦,天下一定丰饶了许多。萧嵩禀报事情常常顺从旨意,他退下以后,我无法安睡。韩休经常据理力争,辞别以后,我睡得很安稳。我任用韩休是为了国家,不是为我自己啊。”
唐玄宗任用韩休,纳谏如流,重视韩休的忠言劝谏。唐玄宗的一句告白:“吾用韩休,为社稷耳,非为身也”,可见韩休在他心目中的位置,是如此的重要,称之为“社稷之臣”,堪称君臣治国理政的一段佳话。
韩休位居宰相,以敢于直谏而闻名。韩氏家族,家风淳厚,诗书传家,清正廉明。韩休之子韩滉,后亦位居宰相,传承其父品格,他的绘画造诣深厚,代表作《五牛图》,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,在中国绘画史上堪称大师级画家。
韩休曾孙女、韩滉孙女嫁给了大名鼎鼎的唐代书法大师柳公权的亲哥哥柳公绰,却是鲜为人知。这位韩氏夫人,后人尊为“柳母”,她教子有方,与孟母齐名。韩休曾孙女的丈夫柳公绰,大唐名宦,官至兵部尚书,卒赠太子太保。柳公绰也以书法闻名,传世碑刻有《蜀丞相诸葛武侯祠碑》,因与宰相裴度撰文,名匠鲁建镌刻,被后世誉为“三绝碑”,足见其影响之大!
韩休曾孙女、韩氏夫人“柳母”,深谙教子之道。为了儿子,深夜学习有精神,她用苦参、黄连、熊胆研制成粉末,制成药丸,含在口中提神。成语“柳母和丸”,典出《文史通义》。“和丸教子”、“柳母和丸”,见于《新唐书·柳仲郢传》的记载:“郢,幼年嗜学,其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,使其夜咀咽以提神醒脑。”另有一注解:“母韩,即皋女出。善训子,故仲郢幼嗜学。尝和熊胆丸,使夜咀咽以助勤。” 元代胡炳文著《纯正蒙求》一书,其中有《柳亲和熊》一节,这样记载道:“唐柳公绰,妻韩氏,相国休之曾孙。家法严肃,常令粉、苦参、黄连、熊胆,和为丸,俾诸子永夜读书,含之,以资勤苦。”
在她的严格教导下,柳仲郢、柳玭、柳开等子孙,都成为当世名儒,影响深远。特别是她孙子柳玭所撰的《柳氏叙训》,与颜氏家训齐名,为士大夫家族,争相效学的榜样。柳玭在《柳氏叙训》中,如此写到其祖母:“祖母韩夫人,相国休之曾孙,相国滉之孙,仆射贞公皋之长女。家法严肃俭约,为搢绅家楷范。归我家三年,无少长,未尝见启齿。贞公在省为仆射,先公于襄阳加端揆,常衣绢素,不用绫罗锦绣。贞公亲仁里有宅,每归觐,不乘金碧舆,祗乘竹兜子,二青衣步屣以随,贞公叹乃御下之俭也。常命粉苦参、黄连、熊胆,和为丸,赐先公及诸叔,每永夜习学含之,以资勤苦。 ”
不独有偶,韩休曾孙韩复墓志铭,也在西安出土。墓志铭撰写者,就是柳公权。据墓志介绍,柳公权的堂姐嫁给了韩休的孙子、韩复的父亲韩浑,柳公权故落款为“堂舅”。
据查,韩休曾为柳儒撰写《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薛王府长史上柱国河东县开国男柳府君墓志铭》,而且被完整保存至今。同为“唐宋八大家”的韩愈与柳宗元,堪为“莫逆之交”,想必有这样的一层“世交”关系,更为交情甚笃吧!
由此可见,韩柳两家,皆为名门,素有家风,世代联姻。但愿韩休与夫人柳氏合葬墓、韩复墓志、柳儒墓志等的出土,对于挖掘墓主生平事迹与高风亮节,研究韩氏、柳氏家族文化,一定有所裨益!
附录:
韩氏宗亲会代表团墓祭拜先祖 缅怀宗族亲人研讨保护文物
日前,世界韩氏宗亲会代表团在执行会长韩帮泰、常务副会长韩大云带领下,由来自北京、山东、湖北、江苏、陕西等地的韩氏家族宗亲代表一行,风尘朴朴来到陕西省长安区大兆街道办郭庄村,祭拜韩氐先祖,缅怀唐代名相韩休。
省考古院考古专家、抢救保护韩休墓项目负责人刘呆运介绍说,韩休墓的发现,与2010年我国从美国追回的国宝文物——唐代贞顺皇后敬陵石椁的案子有关。该案主犯杨彬为首的犯罪团伙所为,专家后来在他们的移动硬盘中发现了古墓壁画照片,其中就有韩休墓壁画。于是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、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,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。其中韩休墓内的一幅山水壁画保存完整,价值连城,是目前在唐墓葬里发现的唯一山水壁画(高2.2米,宽2米。画的是环山中一处亭台楼阁,画面完整)。
韩休墓座北向南,南北总长40.6米,而墓室距地面约有11米之深。整个墓葬结构由墓道、5个过洞、5个天井、6个壁龛、甬道、墓室、棺床组成。
我们沿长长的斜坡墓道往下走,墓道比较窄,为了防止道坍塌,考古人员对墓道进行了加固。墓道呈斜坡形,沿墓道往下,在两侧发现有6个互相对称的壁龛,遗憾的是大约有1000余件文物被盗墓者破坏或盗走。两侧绘有壁画,上面以唐代仕女图为主,还有宦官抬箱图。韩休及夫人柳氏合葬墓室内。比较完好的壁画都已整体搬到文物所,地面上只留有砖床杂物。
宗亲们在深入墓地后,首先举行了祭拜仪式三鞠躬,其中有当地文物所工作者、西安日报社记者、柳氏家族代表柳哲、柳公权后裔柳侔乔书法家等。考察祭拜韩休古墓之后,冒着冬天罕见的濛濛细雨,大家回至西安驻地,韩氏宗亲们就下一步如何要求地方政府保护先祖墓地,恢复珍贵文物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,将形成书面报告给地方各级政府。
醉者庚子嵩文言文
1. 翻译下列文言文
1凡欲令妇人爱敬,子日取东南引桃枝,则作木人,书名,安厕上,验。
翻译:男人得不到妻子的爱,便以为是有鬼将自己妻子的魂勾跑了。于是在某月第一天取东南桃枝做一个木人,上面写上所爱女子的名字,将它安放在厕所上,就可得到这个女人的爱情了。
2 凡欲令女爱,以庚子日,书女名,方圆,无主,即得。翻译:凡欲取少女之爱者,在“庚子日”(吉日)写上这女孩子的姓名,贴在其处,如果女方无主,便可得到她了。
3凡男欲令女妇私通,以庚子日,书女姓名,封腹,不经旬日,必得。 翻译:和第2条一样只不过要把写有女子姓名的纸条贴在肚皮上一旬(10天)才可。
7 凡男子欲令妇爱,取女头发,烧成灰,以酒服之,验。翻译: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爱得要命,为了要得到她的爱情,想方设法弄到她的数根头发,将它烧成灰,和酒饮下肚,便能使女子感动得爱他了。
(基本都是上世纪80—90年代留下的所谓的《攮女子秘法》,其他几条也都是这类意思,其实还不如送几朵玫瑰来的靠谱)。
2. 《黎秋丈人》古文翻译黎丘丈人
【吕氏春秋】
梁北有黎丘部,有奇鬼焉,喜效人之子侄、昆弟之状。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,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,扶而道苦之。
丈人归,酒醒而诮其子,曰:“吾为汝父也,岂谓不慈哉?我醉,汝道苦我,何故?”其子泣而触地曰:“孽矣!
无此事也!昔也往责(通‘债’)东邑人,可问也。”其父信之,曰:“譆!是必夫奇鬼也,我固尝闻之矣!”
明日端(通‘端’,专)复饮于市,欲遇而刺杀之。明旦之市而醉,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,遂逝(往)迎之。
丈人望见其子,拔剑而刺之。
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,而杀其真子。
翻译:
魏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乡村,(那)有个奇怪的鬼,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、侄子、兄弟的样子。乡村的
一个老人到街市上喝醉酒回家,黎丘的鬼装扮成他的儿子的样子,扶他却在路上折磨他。
老人回到家,酒醒后就责骂他的儿子,说:“我是你的父亲啊,难道我对你不够好吗?我喝醉了,你在路上折磨
我,是为什么?”他的儿子哭着磕头碰地说:“冤枉啊!没有这样的事啊!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,可以问他的。”他
的父亲相信他的话,说:“呵!那就肯定是那奇鬼啊,我本来曾听说过的啊!”
第二天特意又到街市上喝酒,想碰上(那鬼)将它刺死。第二天早晨前往街市上喝醉了,他真的儿子担心父亲不
能回家,就前去接他。老人看见儿子,拔出剑就刺他。
老人的头脑迷惑就在于有像他儿子的鬼,却杀死了自己真正的儿子。
3. 求古文翻译刘庆孙:刘舆,字庆孙,在太傅司马越的官府中任长史。西晋司空刘琨之兄。
4. 文言文醉猩著屐的翻译醉猩著屐
猩猩在山谷,行常数百为群。里人以酒并糟①设于路侧。又爱著屐②。里人织草为屐,更相连结。猩猩见酒及屐,知里人设张③,则知张者祖先姓字,及呼名骂云:“奴④欲张我,舍尔而去。”复自再三,相谓曰:“试共尝酒。”及饮其味,逮⑤乎醉,因取屐而著之,乃为人之所擒,兼获,辄无遗者⑥。
①糟:酒糟。 ②屐:木底有齿的鞋子。 ③设张:设置诱捕的机关。 ④奴:奴仆, *** ,骂人语。 ⑤逮:直到。 ⑥遗者:漏网逃脱者。
译 猩猩住在山谷中,出去的时候通常都是几百只一群。村人就把酒和酒糟放在路边。猩猩又喜欢穿木屐。村里人又用草纺织成鞋子,然后连接在一起。猩猩看见酒和鞋子,知道是村里人设置诱捕的机关,而且知道设置机关的人的长辈的名字,并且喊着他们的名字骂道:“ *** 想用机关捕我,我将放弃这些东西离开”。这样持续多次之后,猩猩们互相说:“我们试着品尝酒。”,等到尝到味道,并很快就醉了,于是就取鞋子穿,终于被这些村里人抓住了,并且全部被抓了,没有一个漏网逃脱者。
1. 解释加点字词:
①里人以酒并糟设于路侧 ②又爱著屐
③及饮其味 ④兼获,辄无遗者
2. 翻译:
①奴欲张我,舍尔而去。
②因取屐而著之,乃为人之所擒。
3.猩既已知道人的设下的圈套,那为何它们还上当被捕呢
5. 文言文~~~~~~~韩休,京兆长安人。工文辞,举贤良。为虢州刺史。虢于东、西京为近州,乘舆所至,常税厩刍,休请均赋它郡。中书令张说曰:“免虢而与它州,此守臣为私惠耳。''休复执论,吏白恐忤宰相意,休曰:“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,岂为政哉 虽得罪,所甘心焉。”讫如休请。以母丧解,服除,为工部侍郎,知制诰。迁尚书右丞。侍中裴光庭卒,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,嵩称休志行,遂拜黄门侍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休直方不务进趋,既为相,天下翕然宜之。万年尉李美玉有罪,帝将放岭南。休曰:“尉小官,犯非大恶。今朝廷有大奸,请得先治。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恩而贪,室宅舆马僭法度,臣请先伯献,后美玉。”帝不许,休固争日:“罪细且不容,巨猾乃置不问,陛下不出伯献,臣不敢奉诏。”帝不能夺。大率坚正类此。
初,萧嵩以休柔和易制,故荐之。休既知政事,多折正嵩,遂与休不叶。宋碌闻之曰:“不意休能尔,仁者之勇也。”嵩宽博多可,休峭鲠,时政所得失,言之未尝不尽。帝尝猎苑中,或大张乐,稍过差,必视左右曰:“韩休知否 ”言终,谏疏已至。尝引鉴,默然不乐。左右曰:“韩休为相,陛下殊瘦于旧,何不逐之 ”帝曰:“吾虽瘠,天下肥矣。且萧嵩每启事,必顺旨,我退而思天下,不安寝。韩休敷陈治道,多讦[注]直,我退而思天下,寝必安。吾用休,社稷计耳。”后以工部尚书罢。卒,年六十八,赠扬州大都督,谥日文忠。
[注]讦(jì),直言不讳。
选文背景介绍
大唐帝国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繁荣昌盛、灿烂辉煌的朝代之一。唐朝,从兴起到灭亡,历时290年。“开元盛世”是唐玄宗李隆基(公元685~762年)在唐朝290年中创造的一个治世。从登上政治舞台到一代英主“唐明皇帝”,李隆基他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,宫闱平乱(铲除诸韦,诛灭“太平”);贤臣当国(始终注意宰相的选拔与任用,并亲选地方官);抑欲而昌(销毁服玩,罢谴宫女,诏禁厚葬,自上而始);完善法制(宽仁为本,废除酷刑,行罚先亲,刊定法典)。终于使唐代社会达到鼎盛,出现了“开元全盛”的景象。在这里,最值得一提的是唐玄宗的用人之道。以《资治通鉴·唐纪·玄宗二十一年(公元733年)》为证。
上问萧嵩可以代光庭者,嵩与右散骑常侍王丘善,将荐之,固让于右丞韩休。嵩言休于上。甲寅,以休为黄门侍郎,同平章事。休为人峭直,不干荣利,及为相,甚允时望。始,嵩以休恬和,谓其易制,故引之。及与共事,休守正不阿,嵩渐恶之。宋景叹曰:“不意韩休乃能如是!”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,小有过差,辄谓左右曰:“韩休知否?”言终,谏疏已至。上尝临镜默然不乐,左右曰:“韩休为相,陛下殊瘦于旧,何不逐之!”上叹曰:“吾貌虽瘦,天下必肥。萧嵩奏事常顺指,既退,吾寝乃安。吾用韩休,为社稷耳,非为身也。”
【译文】唐玄宗向萧嵩询问,谁人可以代替裴光庭为相,萧嵩和右散骑常侍王丘很要好,想举荐他为相,王丘坚持要让给尚书右丞韩休。于是,萧嵩向唐玄宗推荐了韩休。甲寅(十六日),唐玄宗任命韩休为宰相。
韩休做人严肃正直,不追求功名利禄。如今他当上了宰相,是很符合当时朝廷上下期望的。开始,萧嵩因为韩休恬淡平和,以为很容易控制他,再加上王丘的极力举荐,所以也就引荐了他。等真正与他共事时,才发现韩休刚正不阿,不为权势左右,于是渐渐地就厌恶起他来了。唐玄宗有时在宫中设宴行乐或到后花园游玩打猎,稍有过失,总是赶紧问左右的随从人员:“这件事韩休知道不知道?”只见话音刚落,韩休的劝谏书就已经送到。之后,唐玄宗经常对着镜子闷闷不乐,旁边的人劝说道:“自从韩休当了宰相以来,您可比以前瘦多了,与其这样为什么不将他撤换掉呢?”唐玄宗感叹道:“我虽然瘦了,但国家必定富裕了。萧嵩上奏事情常常依顺我的旨意,从不与我反着来,可退朝后,我睡不安稳啊!韩休他常常为国家社稷与我争执,退朝后我则可以宽心睡个安稳觉。我任用韩休是为了国家社稷,并不是为了我自己呀。”
由此可以看出,唐玄宗早年励精图治,使之国富民强,就是因为他能有“貌瘦天下肥”的态度,以国家社稷为重,不计较个人的得失。常言说得好“良药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。”唐玄宗能坚持任用常常使他窘迫的韩休,而不信任萧嵩,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用人之道吗?
是这个吗?希望对你有用
唐玄宗为什么要以韩休为相,他的做法体现了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》的那一句?
唐玄宗任用韩休当做(唐玄宗的)门下的随从,同平章事。韩休为人严峻刚直,不追求名誉权势。等到做宰相后,所作所为很得当时民心。
他的做法体现了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》的“入则无法家拂士”